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Q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培养适应我国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能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医药信息工程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Q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什么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所处中医药行业院校优势,与学校的中医药优势学科深度合作,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医学信息处理与虚拟现实、医药信息工程领域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
2013年,首批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再次获批为山东省服务外包培训机构
2016年,与浪潮集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疗卫生信息化方向)专业与浪潮集团的专业共建,实行校企两段式培养,前2.5年在学校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后1.5年在浪潮集团的企业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核心实践课和实习实训。引入印度UPTEC、微软、日立等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能满足国际IT公司人才需求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真正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学生进入实习期可以直接上岗,无须企业岗前培训。
Q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
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模拟与数字电路;专业基础类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专业类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客户端编程技术、Oracle数据库应用、Java Web编程基础、J2EE框架技术及应用、医疗信息化项目实战;医学特色课程:中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
Q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条件如何?
目前建有“软件工程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面积约1050平方米。有浪潮集团、NEC软件、山东省中医院等校外实习基地10处。学校校园网实现了万兆核心交换、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网络架构,建有BB、尔雅、智慧树等开放课程平台,有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资源。
Q5: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许多同学最初对计算思维的理解感到困惑,但在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后,能逐渐正确理解和运用分析、设计、归纳等相关思维;另外,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需要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继续学习能力。
Q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第一是兴趣。要对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兴趣,对信息产业有所了解和关注,大致知道信息产业是做什么的,慢慢培养出自己的专业兴趣。
第二是实践能力。作为工科专业,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经验,积极地参与实验和科研训练,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是主动性。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关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Q7:社会上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计算机行业的认知误区有哪些?
许多人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修电脑、做网页,参加一般的社会短期培训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该专业的大学阶段学习更侧重对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也有很多人认为计算机行业是“青春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来工作会越来越吃力,缺乏竞争力,这也是比较片面的看法。事实上,计算机行业的职位分工比较细,既有一般的程序员,也有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等,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可以在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向上发展,具备资深经验的员工,在工作单位很受欢迎。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发展浪潮中,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计算机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Q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状况如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很广,主要围绕与IT技术相关的领域,从事软硬件设计开发、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性工作或管理工作,专业对口率高,薪资水平高。就业地域以山东省内和北京、上海、杭州等信息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为主。近三年的年底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多名毕业生就职于华为、网易、阿里巴巴等国际领先企业。
在与浪潮集团合作培养的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目前我国在专门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仍然一片空白,以北京、上海等为试点城市的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全面推广地区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浪潮筹集100亿云基金(首期30亿)在全国100个城市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在政府,卫生,通信等八大重点行业云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产业正处在飞速发展期,各类新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层出不穷,需要大量的研发和应用人才,因此本专业毕业生的深造和就业前景持续看好。
(理工学院供稿)